對於這邊的老師找錢的能力,我除了敬佩之外還是敬佩。
在台灣的時候,在我做過的幾個業界合作計畫裡面,贊助研究經費的業界單位只是要一個很明確的產出。這個產出可能就是公司明年或後年即將推出的產品的其中一個部份,而之所以會成為學界合作計畫的原因或許只是要利用學術界便宜的勞力(也就是苦情的研究生們)。這類型的合作方式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因為計畫的產出已經被事先決定好了,因此僅有的創新就被侷限在很小的範圍內。
若是考慮到台灣業界的產品通常都是即將或者已經進入成熟期的產品,那麼想要在這類型的學界研究計畫裡面找到創新的機會就更加的困難。
然而,在這邊存在著兩難。考慮到業界最終仍需回歸到獲利的本質,那麼進行一個產出可能不明朗的學界合作計畫是冒很大的風險的。
那麼怎樣可以找到公司資助非常前瞻的計畫?關於這點,我還沒有答案。或許這類型的計畫根本就不該從業界找錢?
讓我驚訝的是,在這邊確實可以看到老師一邊帶領著非常前瞻的計畫,一邊從業界拿到經費。這對我來說,真是難以想像的事情。或許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被台灣業界的思考方式影響了也說不定。